南拳流派蔡李佛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 ——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忠杰

中国时代总编室 人物评论17,854字数 3242阅读10分48秒阅读模式

中国时代通讯社江门市侨媒中心讯:今年5月,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188周年纪念晚会在广东新会隆重举行,笔者有幸应邀赴会,近距离接触蔡李佛武术文化,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忠杰先生在百忙中见缝插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畅谈南拳流派蔡李佛拳会188周年的历史源流和拳会的发展现状,当中不少口述资料首次披露弥足珍贵,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诸君:

南拳流派蔡李佛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 ——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忠杰-图片1

2023年,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187周年庆典

南拳流派蔡李佛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 ——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忠杰-图片2

青年弟子表演《刚猛蔡李佛》

南拳流派蔡李佛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 ——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忠杰-图片3

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忠杰(左二)接受采访畅谈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发展历程

南拳流派蔡李佛的历史源流和发展现状 ——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荣誉会长陈忠杰-图片4

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188周年活动

1  蔡李佛拳:国家级非遗瑰宝

2008年,新会蔡李佛拳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南拳珍稀奇葩再次引起世人瞩目。蔡李佛拳是岭南拳术一大流派,为广东新会京梅村人陈享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始创。2008年6月,蔡李佛拳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单位。从1836年算来,蔡李佛拳创立至今逾188年,此武术流派不秘技自珍,打破姓氏门派之限,提倡武风武德,素以“海汇百川、以武会友”为信条,使蔡李佛“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经历两个世纪发展,在国际武术传播上有“北有太极、南有蔡李佛”之说,蔡李佛拳不仅风行岭南,还遍及五大洲,全球学习者超过1300万人,成为世界武术一大宗派。蔡李佛拳术体系庞大,有拳术39套,对拆类54套,器械类64套(其中棍术14套),桩类练习法18套(俗称18木人桩),狮艺套路9套以及内功练习套路等合共193套。技击手法有30种,掌法有28种,桥法有29种,槌(拳)法有35种,身法有14种,腿法有16种,步法有18种。其拳路特色:气势磅礴,如漂石之水,初、中、高三级渐进,刚与柔并济,攻与防配合。其动作特色:迅速疾猛,如折毁之鸷,踢腿,横踩,后盯,单飞,左右开弓,步法多变。其招式特色:动静结合,如沉稳之山,亦如矫健之兔,发声而助威,灵活而稳健,舒展而大方。

陈忠杰认为,蔡李佛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更注重传承者的品格养成,所谓“饮水思源、锲而不舍”是它独特的人文关怀,具有普世文化价值。蔡李佛拳最大的特点就是磨练人的意志力、提高礼仪素养、让人融入集体生活、和谐友善有爱地对待人和事。

2  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今年188岁

2024年,正值南派武术蔡李佛创立188周年、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注册定名24年,武术史研究专家认为,作为有着188年历史的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可能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诞生最早、存活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岭南武术专业团体。历史上,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曾使用过“洪圣”蔡李佛祖师堂、“鸿胜”蔡李佛武馆、“雄胜”蔡李佛武馆、京梅武术队等各式称谓;2000年,蔡李佛弟子们向政府民政部门成功注册合法民间团体,正式定名“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从最早的“洪圣”蔡李佛祖师堂到如今的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拳会发展整整走过188周年。今天的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已经成为了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项目传承保护单位,又是江门市级非遗蔡李佛医药传承保护单位,作为一个民间团体同时传承两项重要武术文化非遗项目,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传承好两项非遗武术文化,成为新时期每个蔡李佛弟子的重要担当和使命。

3  爱国爱乡是蔡李佛武术文化的核心精神

陈忠杰认为,蔡李佛拳始创者、祖师爷陈享先生晚清时候开宗立派就践行“武以强族、医以济世”的精神和宗旨,并毕生遵循身体力行。我们都知道,蔡李佛拳因晚清时期新会县衙推行“攻匪保良策”才促使其公开而诞生,又因“鸦片战争”前的“禁烟运动”而从乡村迅速走向中心城市;后来因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蔡李佛拳派组织迅猛发展传播的势头才被迫走向低潮。随后,旧、新民主革命运动时期,春风吹又生,花开花谢生生不息,这就是近、现代蔡李佛拳派的发展概貌。

时光转到当代,蔡李佛拳会的发展亦有几番波折:据上了年纪的弟子们回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蔡李佛拳走向隐匿,基本没有公开的传承活动;改革开放之后,思想解放,民间武术运动得以劫后余生喜获重光,新会蔡李佛武术文化得益于爱国爱乡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开始在组建醒狮队、招收青年传授技艺等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热潮,农村青少年热衷学习武术,对拜师学艺趋之若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年轻人更多迫于现实离开农村到城市谋生,农村醒狮队迅速败落,逢年过节作为蔡李佛拳术发源地的新会崖门镇京梅村想拉起一支醒狮队也有心无力,1986年海外华侨捐资建造的蔡李佛拳会始祖馆址也渐渐改变用途,变成了民间音乐社,蔡李佛武术文化在经济大潮中的落寞和式微令人叹息。转变的机遇发生在1998年,陈忠杰等一部分蔡李佛拳会第五代、第六代弟子遵从前辈嘱托,扛起拳会大旗,在新会县城会城北门体育场设立第一个训练点,经过20年不懈努力才慢慢发展至今天的规模。

陈忠杰在研究中发现,晚清时期,武术家陈享先生应乡村父老邀请,从会城板仔塘永胜堂药店回到京梅传授蔡李佛拳武学,历史证明蔡李佛拳术创立以来这个南拳派别在传承上就具备群体传承特质,这也是蔡李佛拳的传授区别于其他非遗项目的家族式传承模式。从陈享祖师爷对拳派命名,以及首徒龙子才是广西少数民族(壮族)人等细节,均可以看出其作为一代武术名家的胸襟和格局,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大义。从他颠波流离于海外传播弘扬中华武术,最终落叶归根,陈享始终不遗余力弘扬武学,以图重展雄风,看得岀他始终心系桑梓。所以说,爱国爱乡、情系桑梓、强身健康、抵御外侮,这是蔡李佛拳最大的基因和特色,值得今天的蔡李佛弟子们认真学习和遵从。

4  蔡李佛拳术的“红色基因”

蔡李佛拳派诞生于中国社会风雨飘摇的近代史的开端,从乡村到城市坚定走平民化道路,又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樊篱,改变了传统意义的“富武文穷”的狭窄形态,注定了它传播迅速而广泛,进可御外侮、退则强身健魄的理念,也必然造就无数英雄豪杰!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领袖冯云山、刘丽川到红色特工邝惠安(革命烈士)、广州起义工人赤卫队副总指挥梁桂华(革命烈士)、打响珠三角抗日第一枪的吴勤(革命烈士)以及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省港工人大罢工、广州武装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都铭刻着许许多多蔡李佛先贤弟子正义的身影,这些事迹感人至深可歌可泣,值得我们后来者铭记。

根据史料记载,陈享公于金山大埠拳伏欺凌华侨的外国大力士基利士,武术家黄玉声远赴日本大阪攻擂大获全胜,上世纪三十年代武术家刘忠于香港、四十年代武术家胡云绰于佛山均分别大展雄风战胜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外国拳手,为我中华民族争光;纵观中华武术众多门派,若要找出象蔡李佛有如此具有深厚红色基因的门派,恐怕也是难得一见弥足珍贵了。

5  蔡李佛拳:走向世界的中华武术名片

近年来,蔡李佛拳再次花开海内外,飘香五大洲,成为一张走向世界的中华武术名片:2007年4月“蔡李佛拳(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月入选省级非遗名录;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蔡李佛弟子陈忠杰2008年3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7年4月,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入选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新会蔡李佛始祖拳会成为省级传承基地后,拳会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06年的两个兼职传承教练发展到现在的8个专职传承教练。会城训练基地从2004年每期学员12人发展到现在的每期100多人,还派出教练到学校,幼儿园,乡村去发展传承点,现有陈业幼儿园,黄冲小学,城南小学,冈州中学,华侨中学,梅江学校传承基地;乡镇传承基地有大泽潭墪,大泽牛勒,三江临潮,古井,荷塘龙腾馆,小冈训练基地,会城振兴馆,梅江武馆等训练基地。驻外地联络处有澳门友乐文娛体育会,香港亨公会,澳洲悉尼蔡李佛拳会,纽约蔡李佛拳会,加拿大温哥华蔡李佛拳会等联络处。(江门市侨媒中心:黄柏军/摄影报道)

weinxin
我的微信
国际品牌盛典
官方公众号
 
中国时代总编室
  • 本文由 中国时代总编室 发表于 2024-05-0422:20: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news.ctna.hk/renwu/2024/05/04/596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